长周期大容量的储能技术

发表时间:2021-09-06 10:32

随着可再生能源并网比例持续提高,需要配置大规模储能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而当前以电化学储能为主的储能方式更适用于平抑短时的电力波动,未来随着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需要平抑数日、数周乃至季节性的电量波动,必采用长时间、大容量的储能技术,以实现更广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能量转移。从储能技术看,可实现这一储能要求的储能方式较少。从国际趋势与国内技术示范看,固态锂离子储能电池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氢储能等都将是大规模储能的主要技术方向,应鼓励开展不同储能技术路线探索,加强技术储备,开展源网荷侧多类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实现“双碳”目标最低成本的路径。IEA报告曾分析,如果要实现把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到2050年前节能提高能效对全球碳减排的贡献率为37%,而发展可再生能源贡献率为32%。我国节能提高能效空间巨大,应加大基于信息技术的全局优化系统节能技术创新,特别是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工业通用系统节能技术以及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技术等。同时,需重视新型业态高能耗问题,高能效比的存算一体芯片技术将是提升大数据中心等新兴服务领域能效水平的关键技术。

分享到:
磐守研究院
 
成都 / 泸州 / 广安 / 长沙 / 西安 / 海南 / 贵州西南地区运营总部:成都市锦江区华润广场B座11楼1106号客户营销服务中心:成都市锦江区华润广场B座11楼1106号(欢迎广大客户交流与合作)
183-8218-3487